Weekly-GitHub-Digest #24


Weekly-GitHub-Digest #24

2018/02/08–2018/02/14

Web — 網路本身高風險,請詳閱公開說明書

  • ryanhanwu/How-To-Ask-Questions-The-Smart-Way 本文原文由知名 Hacker Eric S. Raymond 所撰寫,教你如何正確的提出技術問題並獲得你滿意的答案。

網路上的溝通交流,在地理位置上可能差了好幾個國家的距離,發問變得如此容易,在密集的論壇或是群組中,一個問題拋出往往能夠得到來自四面八方人們的熱烈回應。但有關提問這件事,還是有幾項簡單禮儀建議 follow,在詢問之前先去爬爬舊文看看是否有人已經問過類似的問題,先去 Google 看看有無相關手冊說明等等,不是每個人都有義務或是他X的美國時間要去幫助你,所以永遠不要把別人的幫助視作理所當然。How-To-Ask-Questions-The-Smart-Way 這份文件更推薦直接去閱讀原文版,但中文版的這段翻譯十分有感所以特別擷取出來:“我們意識到許多人只是想使用我們寫的軟體,他們對學習技術細節沒有興趣。對大多數人而言,電腦只是種工具,是種達到目的的手段而已。他們有自己的生活並且有更要緊的事要做。我們了解這點,也從不指望每個人都對這些讓我們著迷的技術問題感興趣”。

How-To-Ask-Questions-The-Smart-Way

  • MahdiF/taptaptap 🕹 Open Source Javascript Game

透過轉換職業跑道的方向開啟第二人生,某種層面上也是把有限的職業壽命過得更有意義和深度。taptaptap 表面上看起來又是一個 JS 網頁小遊戲,一開始我是這麼認為的,但看到 landing page 介紹有著少見的完成度和充滿躍動感的配色便忍不住繼續往下滑。原作者是產品設計師出身的,甚至從程式邏輯到產品意象設計全部一手包辦,非常驚人的執行力。然後國外真的眾多開發者之間似乎有個不成文的共識,軟體難賺錢是眾所皆知,大家寧願每天花百元去買星巴克也不願意去購買一個付費的 App,所以都會在自己的開源專案上附上一個 wish list 的連結,也許之後我也該來共襄盛舉一下。不得不提一下原作者在 taptaptap 這份專案還特地留下了開發過程的 Timeline,從點子發想,想要透過 JS 驗證自己是否真的學到點什麼,詢問周遭朋友建議,把 PoC 的初步雛形實作出來,蹦,這不就是一個典型從無到有的創業嗎?這大概也是很多人會認同應該把 side projects 當作是在創業一般去經營。

taptaptap

Terminal — 已經是 iTerm 的形狀了呢

  • ByronHsu/life-commit 🏃📆 Life as a git. Commit on your life
life-commit

只要有上班的天天幾乎都會上 commits,大大小小不管是公司的還是個人的專案或多或少都會每天更新,起初軟體專案存在 commits 的目的無非在於方便後續追蹤是誰修改並更動的,但有沒有想過人生其實也有 commits 呢?

不講廢話,先下個安裝:

$ npm install -g life-commit

打指令 life 來看看怎麼使用:

Life as a git. Commit on your life.
Usage
$ life
Options
--init, -i Initialize your life
--commit, -c Commit on your life
--log, -l Log the commits on your life
--edit , -e <commitId> Edit the existing commits
--dir, -d [folder name] Create a directory that visualizing the commits on webpage
Examples
$ life --commit

第一步就是要把整個 life 初始化出來,所以直接下 life -i,接下來才是重頭戲,加個 commits 時一樣更換後頭的參數即可,life -c 之後就會看到互動式的 CLI 出現了:

life-commit

把玩了一陣子之後的成果:

life-commit

產生的 JSON 檔案存在於本地端:

life-commit

整體而言UI真的是大加分,從產出 commits 到最後自動生成的網頁都讓人充分感受到驚艷感,我也試著回想這 24 年以來的確存在著幾個過分重要的日子,或許現在處於一種被迫只能選擇不斷前進的人生階段,偶爾還是不禁想要慢下腳步,回頭看看。


Useful OSS — 好用的開源軟體

  • dawnlabs/alchemy 🔮 File conversion, all from the menu bar

和圖片相關的需求從來不曾遇過發展低潮,看看這精美的 alchemy,核心技術用上了 React 和 Electron,同時整合了圖片格式轉換和 PDF 生成,簡單 drag & drop 就能把所選圖片輕易合成為 PDF 文件。雖然在轉某些特定圖片時格式上會有所限制,但大部分的使用情境其實都足以處理了。這個開源專案出自於 dawnlabs,而它其實是間位於 Madison 的工作室,著名作品除了 alchemy 以外,還有紅了好久的程式碼轉圖片工具 carbon,看了主要的幾個貢獻者瞬間覺得好有生產力啊啊,話說說來那些有在公司業務以外的時間,額外花費心力耕耘開源專案的公司真的需要被好好鼓勵。

alchemy

Developers — 開發者們

  • Cheng Zhao

Cheng Zhao 是 Electron 和 Atom 的主要 contributor,有些工作經驗後重新讀了部落格中的计院那些年那些事一文也開始想念起大學那段荒唐的日子,不過最多人感興趣的應該還是在 GitHub 上班的各種福利政策,彈性和空間極大化的管理制度可想而知是真的把員工當作資產看待,不過真要和血觀音說的:“你要活得像個人”,我還是很疑惑現在的自己有無做到這點,很多時候依然不知道自己到底醒著要幹嘛。知乎上的這段問答有人提出了一個大哉問,就是維護一個大型開源專案是怎樣的體驗,其實這種問法跟批踢踢常常有鄉民在問像是這類型:高X是什麼感覺?心動是什麼感覺?,顯而易見都是類似的起手式,不過也屢試不爽地真的釣出一大堆大神,Cheng Zhao 也做了相當務實的回覆,NW.js 和 Electron 左右互搏的情境莫名熱血。好難想像一早起來又多出百餘則的 Issues 等待處理是什麼光景。


Technical Posts — 你都去哪看技術文啊城武

  • Editor 編輯者

技術文類型百百種,文字,Podcast,影片等等都各有所長,也都是很好的一種傳達技術知識的媒介,而說到影片的部分,YouTube 應該是現代人最常見也最為常用的影音媒體平台之一了。Editor 編輯者是我目前看到少數幾個台灣有在經營的頻道,呈現方式相當俐落,剪輯影片已經是很不輕鬆的工作了,又要一邊講解程式概念,沒有一定深度的功力很難做到。雖然影片在介紹 VSCode 這項工具於日常開發的撇步和技巧居多,但關於面試這檔事,面試官與面試者該注意的那些事,這集的經驗談真的大推,這個時代的成功和失敗都是暫時的,哪一天說不準我們都會變成面試者和被面試者,當你知道主考官的立場和取捨時,作為面試者自然也知道應該要往哪個方向深入鑽研。


You Need Some Music, And A Bottle of Dry Martini — 你一定要把氣氛搞得這麼銷魂嗎

  • 米津玄師 — Peace Sign

2017 一整年米津玄師的創作能量根本大爆發,網路推特上的一堆熱搜關鍵字和熱門單曲都會連結上米津,很多人可能都是去年開始認識到這位創作鬼才。實在很難只介紹一首 Peace Sign,像是常聽的這首 Loser,MV 中看米津扭來扭去的奇妙現代舞還有那一頭永遠看不清楚臉孔的亂髮,順帶一提 Loser 也有被收錄進 PS4 太鼓達人的最新一版。獨特難以模仿的嗓音和特色讓不少圈內人有所合作。和 DAOKO 合唱的打上花火整個夏天都在 Replay,更是動畫主題曲少見的破億瀏覽量。今年初 DAOKO 來高雄的演唱會唱到打上花火進B段時原本一直很期待米津會以神秘嘉賓的身份跳出來合唱結果還是空歡喜一場QQ。不過最驚喜的是竟然也跟前幾期介紹過的傳奇電音製作人中田康貴合作了 NANIMONO 單曲,這跨刀跨的程度真的誇張猛。不過米津的爆紅也算是有跡可循。過去在 VOCALOID 時期總是化名 ハチ 發表過多首殿堂級別的作品,這階段的確累積了不少聲量和人氣,後來選擇離開 VOCALOID 也意味著離聽到他原聲的距離不遠了。這樣的例子多嗎?不確定,但米津不是第一個,niconico 的知名製作人 wowaka 也是決心跳脫 VOCALOID 保護傘的創作者之一,開始尋找同好組建屬於自己的樂團,仍然是很活躍的在這圈子繼續耕耘,三四月左右也將來台灣進行演出。這種心情大概就蠻像在大公司待久習慣了,便想打破舒適圈往外頭去尋找新刺激,創造個人價值和自我實現並重新構成平衡。

米津玄師 — Peace Sign

  • 關於作者